为什么老年人说话爱“打岔”?何为老年聋?(下)
上期我们讲到了老年性聋的三点,本期我们来分享以下几点:
4·检查
2. 纯音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多先有高频听力下降,纯音听力图多为高频缓降型、高频陡降型或平坦型。
3. 阈上功能测试 :约1/2患者有重振现象。
4. 耳声发射 :有助于鉴别耳蜗性聋和蜗后性聋。
而内耳感受器受到损害的人,感觉声音响度的增长,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强度的增长速度,即患者响度的增长过快.有重振现象者,接触强声时,不适阈水平显著降低,甚至忍受不了。而对于比较弱的声音又听不见,即存在“低声听不清,大声嫌人吵”的现象。这就是有重振现象最显著的特点。
6·治疗
1. 轻度听力下降,注意生活方式,避免接触噪音,改善听觉器官血液供应以及营养神经为主,定期复查听力。
❹ 听力损失可导致老年人焦虑、抑郁、猜疑、孤僻、脾气大、性格偏激等。
8·预防
很多老年朋友认为人老了就应该耳聋的错误想法,忽略那些影响听力的危险因素,延误治疗时机,使得听力损害程度进一步恶化。其实,老年人并非一定要耳聋,即使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下降,通过基础病情的药物控制、降低噪音、使用人工听觉装置、调整生活方式、积极就医,可以减缓听力减退,提高语言交流能力,预防老年痴呆,改善老年人心理孤独,甚至帮助控制阿尔茨海默氏症病情。

下一篇:助听器让你的生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