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清,谁之过

听不清的根本原因

耳朵只是大脑的“麦克风”,大脑是真正产生听觉的地方,尤其是对语言的理解。

佩戴助听器后听声的过程:

 

                  这里可能有几个潜在因素:

NO.1

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不合适,没有很好地补偿受损的耳朵。
NO.2
耳朵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声音“变形”,因此大脑无法听到足够清晰的声音以至于无法理解。
NO.3
大脑本身可能难以将语音与噪音区分开。因此,如果信号不够“干净”,大脑将无法理解语音。

用户的原因

用户方面的因素2、3。也就是本身的听力基础和干预时间较晚导致的言语分辨能力下降。

 

一、言语分辨能力

言语分辨能力,是指安静或噪音中理解语言的能力。没错,要分安静和噪音环境,安静环境下的分辨能力好并不意味着噪音环境下也好。通过言语测试可以了解用户的言语分辨能力。

听得清,听得懂意味着整个听觉通路功能正常,大多数听损者听不清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由于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的受损导致单词识别不佳。内耳的毛细胞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在声音(例如“ f”和“ th”)之间做出极其精细的区分。当这些毛细胞或连接到这些细胞的神经末梢开始病变时,就会导致语音模糊,产生“失真变形”。以下几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听不清:

1、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
听力下降的程度越严重,意味着毛细胞或听神经受损越严重,听不清的情况也就越常见。即使使用最好的助听器,你也可能永远无法获得正常听觉时曾享有的语音质量,因此需要调整对助听器性能的期望。

如图:正常毛细胞(左);受损毛细胞(右)

2、听损时间越长(未干预):
证据表明,随着年龄和听损时间的增长,我们的“听觉处理”技能会下降。在复杂的环境中,例如有背景噪音的环境中,大脑的更高级认知区域在我们听和理解语音的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旦声音通过耳朵到达听觉皮层(这个过程可能已经因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而受到损害),大脑就必须为其所接收的内容赋予含义,并在复杂的环境中,分离出感兴趣的信号,去掉其他不必要的噪音。这是极其复杂的操作,需要快速处理信号以及在大脑的不同区域之间使用各种互连作用。而较长时间没有声音刺激,大脑的听功能区域也会“用进废退”。

3、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传导性听力损失,仅减弱了声音,通过助听器放大后,仍然完好的耳蜗能像健听人的耳蜗一样解析传入的声音,因此助听器对传导性听力损失者非常有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的病变部位是内耳的毛细胞或听神经,关于毛细胞的功能上文已经阐述,所以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时,感音神经性的助听效果可能比传导性差。

4、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
小编特别把高频陡降型的听力损失列出来单讲,是因为近期碰到此类型的听损者越来越多。“不戴助听器也听得到,戴了反而不如不戴,还是听不清楚”是他们抱怨最多的问题。其实对验配师来说,拿到该类型的听力检查报告,心里也很纠结,因为助听后的效果几乎可以预判到:最起码前期不会很理想。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可能是由遗传,药物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因为平时生活中仍然听得到,导致很多人意识到问题去检查时高频已经很严重甚至无听力,如下图。

高频陡降型听损助听后仍然听不清的原因
01
低频决定响度,高频决定清晰度:
汉语普通话中,韵母(a、o、e、u等)的频率较低,声母(z、c、s、x等)的频率较高。韵母声音较洪亮,响度大,对于高频陡降型的听损者而言,这部分声音仍然可以轻松听到;而声母发音较轻,区别两个声母不同,韵母相同的词,如:“西(xi)瓜”和“丝(si)瓜”,如果高频听力损失严重,很可能听不到或听不出x和s的区别,所以就会出现听不清的情况。
02
对严重的高频损失,助听器补偿能力有限:
功率越大的助听器频响范围越窄,部分高频也许根本无法补偿,这时候高频重塑功能可以适当发挥作用,但具体使用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如图:某型号助听器的频响范围

5、听神经病:
指耳蜗内毛细胞或听神经突触和/或听神经本身功能不良所致的听功能障碍,在每年新发的听力损失患儿中约占8%,是导致婴幼儿和青少年言语交流障碍的重要听力障碍性疾病之一。一般表现为纯音听力测试为轻中度,声导抗(中耳)测试正常,耳声发射(外毛细胞)为正常或轻度异常,ABR引不出或结果与纯音测听相差较大,言语分辨能力差,与听损程度严重不符。

二、适应与锻炼

与视力下降后选配眼镜有很大的不同,助听器选配后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与锻炼,也可能是长期的锻炼,取决于你一开始的言语分辨基础。说了那么多言语分辨能力差的原因,其实对用户而言,其他原因已成定局,你无法改变,要提高言语分辨能力,能做的只有适应和锻炼。坚持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适应,通过每日固定自读自听或与他人交谈,你就可以提高。其实不难,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不愿付出努力去自我改变。
 

地址: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朝阳国际广场C1809

联系方式:13022853690

        热门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6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