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助听器之前,如何解决耳聋带来的心理问题?(上)
耳聋可导致患者的心理变化,其具体表现可因患者的耳聋程度和年龄而异。一般来说,心理问题和耳聋程度成正比。
1.聋儿的心理
聋儿在2-3岁以前,由于还不知道自己的生理缺陷,表现得天真活泼,无忧无虑。但当长大稍懂事后,因为交流困难,在其心中留下了阴影,给其健康的心理发展埋下了潜在的隐患,主要表现在:
①缺少同环境交流的能力和机会而导致心理发育迟滞。当与健康幼儿在一起,看到别人说话,自己无法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②引起个性发展失常。在说话环境中,表现为行为萎缩、胆怯、自卑、孤独。

单耳听力损失一般不影响正常交流,但可影响声源的定位和在嘈杂环境中的会话。一些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成人患者一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听力障碍,往往由于经常大声说话,与别人交流时经常要求复述或看电视时将电视机声音开得过大,别人怀疑其存在听力损失而建议其进行听力检查。但当听力检查结果证实了这一怀疑时,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并否认这一事实。他可能已意识到自己存在交流困难,但将听力损失与衰老联系在一起更认为佩戴助听器是衰老的标志而不愿承认。这类患者在遇到重要事件需对话时,则表现为紧张感,久之,可因此而变得抑郁、脾气暴躁、易怒。双耳重度聋患者给工作、就业、婚姻等带来一定的限制,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有些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四处求医,耗费了大量资金又无明显疗效,常常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而表现为焦虑和压抑。(转载聆听在线)
易声听力晋州店:0311-84358038
地址:河北省晋州市中兴街561号
下一篇:戴助听器之前,如何解决耳聋带来的心理问题?(下)